鄂爾多斯保溫編制依據:
1.標準采用:
1.1《火力發電廠保溫油漆設計規程》DL/T5027-2007
1.2《工業設備及管道絕熱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》
1.3《工業設備及管道絕熱工程質量檢驗評定標準》
1.4《火力發電廠熱力設備和管道保溫材料技術條件與方法》
1.5《電力建設施工質量驗收及評價規程》DL/T5210.2—2009
2.保溫材料的選用:
2.1Φ14×2的供、回水取樣管道采用硅酸鋁纖維繩保溫;
2.2其余汽水管道采用巖棉管殼保溫;
2.3 鍋爐煙道及設備采用巖棉板保溫材料。
2.4一、二次熱風管道采用巖棉縫氈保溫。
3.保溫材料的性能:巖棉、硅酸鋁纖維繩保溫材料性能表:
4.保護層材料
4.1保護層材料選用:設備金屬保護層選用0.5mm厚壓型鍍鋅板,汽水管道保溫保護層采用0.5mm厚鍍鋅板,Φ14×2 的供、回水取樣管道保護層采用0.5mm厚鍍鋅板,煙風道的金屬保護層采用壓型板。
5.保溫結構:
5.1保溫結構由保溫層和保護層組成,保溫結構的部件設計按《管道及設備保溫》(98R418)選用。
5.2保溫施工技術要求
5.2.1鄂爾多斯保溫管道保溫應在管道水壓試驗合格后進行,保溫設備和管道表面應除去銹垢、油污,保持干燥,介質溫度為120℃以下的設備及管道保溫應在刷涂防銹漆后進行。
5.2.2主保溫層要求平整、連續、有足夠的機械強度,接縫嚴密,如有間隙或缺陷則以硅酸鋁纖維嵌塞,同時保溫結構應防火、防水,整齊美觀。
5.2.3設備、直管道等無需檢修的部位采用固定式保溫結構;管道流量測量裝置、閥門、法蘭、堵板等需拆卸部位采用可拆卸式保溫結構。
5.2.4保溫厚度≥80mm或設備、管道外壁溫度高于300℃,保溫層外包金屬保護層時,應分層敷設保溫層,每層厚度大致相等,小的為25mm,內外層接縫應彼此錯開,層間和縫間不得有空穴,如有間隙或缺陷則以硅酸鋁纖維嵌塞。
5.2.5安全閥后對空排氣管道保溫層應采取加固措施。
5.2.6管道閥門、法蘭連接處,保溫層應留設拆卸螺栓的間隙;蠕脹測點處保溫層應留設200mm的間隙;補償器和支架附件的管道保溫層應留設膨脹間隙;間隙中應塞滿軟質保溫材料。鍋爐排污管道閥門后應留設150mm不保溫段,以利檢查閥門是否泄漏。
5.2.7采用硬質保溫制品的保溫層應設置伸縮縫,一般設置在支吊架、法蘭、加固肋、支撐件或固定環等部位。伸縮縫間距為:高溫管道3~4m,中低溫管道5~7m,伸縮縫寬度20~25mm,縫間滿塞軟質保溫材料。分層保溫時各層伸縮縫應錯開,錯縫間距不大于100mm,高溫管道的伸縮縫外設置獨立的保溫結構。遇到焊縫時,鄂爾多斯保溫應按焊縫寬度在硬質保溫制品內壁相應的內部摳槽。